路桥新青年|张强:当一颗星遇见星海
发布时间:2022-03-06 14:29:00

封面截图.gif

人物档案:张强,男,1991年生,中共党员。2014年毕业后进入湖南路桥湘筑公司,先后担任施工员、施工主管、隧道工区长、工程部长、项目总工等,现任临大11标项目经理。

1.jpg

有人说,伯乐比千里马更难得,但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,“千里马”张强的“伯乐”,远不止一个。

有人说,选择比奋斗更难得,但从湖南到甘肃,张强每一次正确的选择,都得益于他奋斗的本心。

是伯乐识得千里马,也不全是;是机遇眷顾有志者,也不全是。

张强在湖南路桥的成长轨迹,更像是一颗星遇见星海。他奋力在发光,也始终被照亮,他和那些闪耀的群星一起,品味辛苦与甘甜,续写星河之璀璨。

(一)一抹星光

2013年6月,张强第一次来到湖南路桥,在东常高速23标进行测量实习。

那个夏天,被媒体称为“有史以来最热之一”。张强实习的项目地处常德鼎城区,湖泊众多,湿气很重,没风的时候跟蒸桑拿差不多。刚上大三的书生,背着全站仪在烈日下走一两公里,汗水能把衣衫湿透。

“唯一一个字是苦,而不是乐”,项目生活带给张强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好。

第二年毕业,他又回到了路桥,前往娄衡高速3标,成为一名施工员。这是各方权衡下的选择。这一次,他做足了心理准备:“选一行,爱一行”。

张强用“全力以赴”来形容在娄衡项目的状态。他一心扑在工地上,有时工作到凌晨三四点,第二天又照常起床上班,甚至连续几个月没怎么回项目部吃饭,都是在工地上吃盒饭。

盒饭吃了几天,他发现一个问题。一般情况下,午饭后大家会休息一阵儿,而测量队要等午休完、下午上班时才过来放点,劳务队伍就只能空等着,到放点完毕才能开工。

测量出生的张强觉得这个工作自己能完成。自那以后,在工序衔接极为紧凑时,他饭后也不休息,自己背个仪器,主动承担测量放点的工作,好节省劳务队伍的等待时间。

当时的项目经理彭阳,对年轻人一贯很关注,他很快注意到了这个肯吃苦能干事的后生,开始有意培养。在娄衡项目期间,张强的工资小幅度涨了四五次,一路被提拔到工区长。

2016年,湘筑公司另一个在建项目莲株高速需要隧道施工人员,项目经理许军找到张强,问他要不要学隧道施工。

对于那时的湘筑公司而言,隧道是一个新领域,培养懂隧道的员工迫在眉睫,张强不是第一个被问到的人。但他没有犹豫。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。

张强就这么被调到了莲株高速,担任隧道施工主管,跟着一位外聘的师傅从头开始“学艺”。他仍旧积极主动,刻苦钻研,成为了湘筑公司年轻一辈中搞隧道的“第一人”。

3.jpg

(莲株高速3标建宁隧道)

这很不容易。此后,每当有新项目需要隧道施工,公司都会首先想到他。2017年,集团中标平天高速项目,首次进军甘肃市场,出任项目经理的,正是莲株高速负责隧道施工的生产副经理。很自然的,他又被询问“要不要去甘肃”。

这一次,张强有过短暂的犹豫,离家近,本是他选择湖南路桥的原因之一,一下子要跑到大西北,是他不曾想过的。但这种犹豫很快就被打消了。

“如果公司安排你去某个地方,还打退堂鼓,我会觉得是不是在服从意识上有问题,而且当时公司是给我一个上升的台阶,为什么不去呢?我还是想得很清楚。”

年轻人的闯劲儿占据上风,2017年7月1日,平天项目开始进场,他成为集团第一批进入甘肃工作的职工。

(二)相映生辉

张强到甘肃的第三年,临大高速11标开工。这个标段十分特殊,有全线最长的隧道工程——石塬隧道,长3.2公里,围岩情况极其复杂,属不良地质下的长距离黄土隧道,施工难度大。

如何解决隧道开挖问题?时任项目副总工的张强到处寻找方案,与他同样忧心的,还有当时的项目经理谭振华。

谭振华被张强称为“师爷”,是张强师父的师父,一路看着他成长起来,也非常信任他的专业能力。

正在此时,他们听说重庆一个地铁项目引进了一种悬臂式掘进机,国内只有三家厂家能生产,效果还可以。他们一起去重庆考察,对掘进机适用围岩情况、工作效率、工作成本、工作进度等指标进行深入了解。

创新,是一场如履薄冰的冒险。“因为也不知道靠不靠得住,地铁隧道宽度没有我们公路宽,地质情况也不同,而且这是个新东西,价值很贵,在甘肃市场还没人用过,所以我们很矛盾,反复比较”,谭振华介绍,那段时间,他和张强围绕经济效益、设备优缺点等因素展开论证,又对石塬隧道的围岩情况进行力学性能分析。谭振华重经营,张强重技术,两个人互相补位,最终得出定论:引进这个设备,可行。

2020年7月19日,临大高速公路首台新型悬臂式掘进机在11标正式开工。到8月7日,他们在隧道的四个洞口引进了四台设备,分别来自三个厂家,以便进行对比,也为集团后续在黄土隧道开挖施工积累经验。

4.png

(2020年7月 临大高速首台新型悬臂式掘进机开工)

在新设备助力下,石塬隧道掘进速度较之前加快70%以上,刷新了甘肃市场V级围岩泥岩隧道开挖进度记录,工程进度始终保持全线第一,连续7次获得业主通报表彰。来自业主单位、兄弟单位的同行们纷纷前来观摩学习,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也频频报道。

2020年底,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建设管理经验交流征文及演讲比赛,张强将他们引进掘进机的经验改编成演讲作品,配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视频,从一百多个参赛者中脱颖而出,一路过关斩将,夺得头魁。

5.jpg

( 张强和同事讨论施工情况)

他们几乎“一战成名”。2021年开始,张强担任项目总工,与谭振华成为亦师亦友的“最佳搭档”。“强哥的情商智商都比较高,像个‘老口子’,他负责的那一块事情都摆得抻抻头头,我都省了好多心”,提起这位自己一手提携的小兄弟,谭振华深感欣慰。

(三)共赴荣光

张强至今还记得,2017年冬天,在平天项目那个夜晚。

那时,他们正在进行桥梁桩基的灌桩施工,没想到突发意外,水泵被冻住,拌合站无法运行。

灌桩一旦开始便不能停下,否则就报废了。夜晚9点的甘肃,气温零下2度,一群人想尽办法,心急如焚。

时间不等人,他们决定人工提水。在现场的十五六个人,包括项目总工、生产副经理等人在内,全员上阵,大伙儿一字排开,形成一个接力队伍,将水一桶一桶运送到拌合站。在接力队的最后一段,四五个同事从下至上攀在楼梯上,奋力将水桶托举到上方的滚筒里。

接力整整持续了四个小时。直到凌晨一点,灌桩浇筑完成,大家都累到脱力了,每个人手上、头上都是水泥灰,脏得不成样子。

这是张强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“路桥湘军”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,“如果每个项目能做到那个样子,那种愿意付出、不畏艰辛的状态,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”。

优秀的团队和前辈,如同耀眼的北极星,为张强的职业道路指明方向,也传递着“路桥湘军”的精神能量。“我碰到的领导、前辈,都给我帮助很大,包括工作习惯的养成、技术上的进步、管理上的提升。”张强每每回忆起湘筑公司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刘奇对他的鼓励:“要想脱颖而出,没有捷径,只有苦干加实干,迎难而上”,这句“秘诀”支撑他走过很多艰难的时期;而在平天高速时,项目经理杨和平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各上一次施工现场,对每份文件的格式措辞都力求严谨,如今已经是临大11标项目经理的张强,同样保持一天上两趟工地的习惯,也会有意锻炼项目员工的严谨态度。

6.jpg

(建设中的临大高速11标)

星辰,在宇宙中兀自发光。在太阳下或许难以发觉,却会在夜空中夺目璀璨。未来,在湖南路桥这片星海中,张强和其他青年员工将传承前辈之光束,散发后辈之光芒,互相映衬、相映成辉,续写“路桥湘军”的耀眼荣光。(党群工作部 苏美滋)

路桥新青年|张强:当一颗星遇见星海

封面截图.gif

人物档案:张强,男,1991年生,中共党员。2014年毕业后进入湖南路桥湘筑公司,先后担任施工员、施工主管、隧道工区长、工程部长、项目总工等,现任临大11标项目经理。

1.jpg

有人说,伯乐比千里马更难得,但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,“千里马”张强的“伯乐”,远不止一个。

有人说,选择比奋斗更难得,但从湖南到甘肃,张强每一次正确的选择,都得益于他奋斗的本心。

是伯乐识得千里马,也不全是;是机遇眷顾有志者,也不全是。

张强在湖南路桥的成长轨迹,更像是一颗星遇见星海。他奋力在发光,也始终被照亮,他和那些闪耀的群星一起,品味辛苦与甘甜,续写星河之璀璨。

(一)一抹星光

2013年6月,张强第一次来到湖南路桥,在东常高速23标进行测量实习。

那个夏天,被媒体称为“有史以来最热之一”。张强实习的项目地处常德鼎城区,湖泊众多,湿气很重,没风的时候跟蒸桑拿差不多。刚上大三的书生,背着全站仪在烈日下走一两公里,汗水能把衣衫湿透。

“唯一一个字是苦,而不是乐”,项目生活带给张强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好。

第二年毕业,他又回到了路桥,前往娄衡高速3标,成为一名施工员。这是各方权衡下的选择。这一次,他做足了心理准备:“选一行,爱一行”。

张强用“全力以赴”来形容在娄衡项目的状态。他一心扑在工地上,有时工作到凌晨三四点,第二天又照常起床上班,甚至连续几个月没怎么回项目部吃饭,都是在工地上吃盒饭。

盒饭吃了几天,他发现一个问题。一般情况下,午饭后大家会休息一阵儿,而测量队要等午休完、下午上班时才过来放点,劳务队伍就只能空等着,到放点完毕才能开工。

测量出生的张强觉得这个工作自己能完成。自那以后,在工序衔接极为紧凑时,他饭后也不休息,自己背个仪器,主动承担测量放点的工作,好节省劳务队伍的等待时间。

当时的项目经理彭阳,对年轻人一贯很关注,他很快注意到了这个肯吃苦能干事的后生,开始有意培养。在娄衡项目期间,张强的工资小幅度涨了四五次,一路被提拔到工区长。

2016年,湘筑公司另一个在建项目莲株高速需要隧道施工人员,项目经理许军找到张强,问他要不要学隧道施工。

对于那时的湘筑公司而言,隧道是一个新领域,培养懂隧道的员工迫在眉睫,张强不是第一个被问到的人。但他没有犹豫。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。

张强就这么被调到了莲株高速,担任隧道施工主管,跟着一位外聘的师傅从头开始“学艺”。他仍旧积极主动,刻苦钻研,成为了湘筑公司年轻一辈中搞隧道的“第一人”。

3.jpg

(莲株高速3标建宁隧道)

这很不容易。此后,每当有新项目需要隧道施工,公司都会首先想到他。2017年,集团中标平天高速项目,首次进军甘肃市场,出任项目经理的,正是莲株高速负责隧道施工的生产副经理。很自然的,他又被询问“要不要去甘肃”。

这一次,张强有过短暂的犹豫,离家近,本是他选择湖南路桥的原因之一,一下子要跑到大西北,是他不曾想过的。但这种犹豫很快就被打消了。

“如果公司安排你去某个地方,还打退堂鼓,我会觉得是不是在服从意识上有问题,而且当时公司是给我一个上升的台阶,为什么不去呢?我还是想得很清楚。”

年轻人的闯劲儿占据上风,2017年7月1日,平天项目开始进场,他成为集团第一批进入甘肃工作的职工。

(二)相映生辉

张强到甘肃的第三年,临大高速11标开工。这个标段十分特殊,有全线最长的隧道工程——石塬隧道,长3.2公里,围岩情况极其复杂,属不良地质下的长距离黄土隧道,施工难度大。

如何解决隧道开挖问题?时任项目副总工的张强到处寻找方案,与他同样忧心的,还有当时的项目经理谭振华。

谭振华被张强称为“师爷”,是张强师父的师父,一路看着他成长起来,也非常信任他的专业能力。

正在此时,他们听说重庆一个地铁项目引进了一种悬臂式掘进机,国内只有三家厂家能生产,效果还可以。他们一起去重庆考察,对掘进机适用围岩情况、工作效率、工作成本、工作进度等指标进行深入了解。

创新,是一场如履薄冰的冒险。“因为也不知道靠不靠得住,地铁隧道宽度没有我们公路宽,地质情况也不同,而且这是个新东西,价值很贵,在甘肃市场还没人用过,所以我们很矛盾,反复比较”,谭振华介绍,那段时间,他和张强围绕经济效益、设备优缺点等因素展开论证,又对石塬隧道的围岩情况进行力学性能分析。谭振华重经营,张强重技术,两个人互相补位,最终得出定论:引进这个设备,可行。

2020年7月19日,临大高速公路首台新型悬臂式掘进机在11标正式开工。到8月7日,他们在隧道的四个洞口引进了四台设备,分别来自三个厂家,以便进行对比,也为集团后续在黄土隧道开挖施工积累经验。

4.png

(2020年7月 临大高速首台新型悬臂式掘进机开工)

在新设备助力下,石塬隧道掘进速度较之前加快70%以上,刷新了甘肃市场V级围岩泥岩隧道开挖进度记录,工程进度始终保持全线第一,连续7次获得业主通报表彰。来自业主单位、兄弟单位的同行们纷纷前来观摩学习,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也频频报道。

2020年底,甘肃路桥公路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建设管理经验交流征文及演讲比赛,张强将他们引进掘进机的经验改编成演讲作品,配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视频,从一百多个参赛者中脱颖而出,一路过关斩将,夺得头魁。

5.jpg

( 张强和同事讨论施工情况)

他们几乎“一战成名”。2021年开始,张强担任项目总工,与谭振华成为亦师亦友的“最佳搭档”。“强哥的情商智商都比较高,像个‘老口子’,他负责的那一块事情都摆得抻抻头头,我都省了好多心”,提起这位自己一手提携的小兄弟,谭振华深感欣慰。

(三)共赴荣光

张强至今还记得,2017年冬天,在平天项目那个夜晚。

那时,他们正在进行桥梁桩基的灌桩施工,没想到突发意外,水泵被冻住,拌合站无法运行。

灌桩一旦开始便不能停下,否则就报废了。夜晚9点的甘肃,气温零下2度,一群人想尽办法,心急如焚。

时间不等人,他们决定人工提水。在现场的十五六个人,包括项目总工、生产副经理等人在内,全员上阵,大伙儿一字排开,形成一个接力队伍,将水一桶一桶运送到拌合站。在接力队的最后一段,四五个同事从下至上攀在楼梯上,奋力将水桶托举到上方的滚筒里。

接力整整持续了四个小时。直到凌晨一点,灌桩浇筑完成,大家都累到脱力了,每个人手上、头上都是水泥灰,脏得不成样子。

这是张强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“路桥湘军”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,“如果每个项目能做到那个样子,那种愿意付出、不畏艰辛的状态,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”。

优秀的团队和前辈,如同耀眼的北极星,为张强的职业道路指明方向,也传递着“路桥湘军”的精神能量。“我碰到的领导、前辈,都给我帮助很大,包括工作习惯的养成、技术上的进步、管理上的提升。”张强每每回忆起湘筑公司党委书记、执行董事刘奇对他的鼓励:“要想脱颖而出,没有捷径,只有苦干加实干,迎难而上”,这句“秘诀”支撑他走过很多艰难的时期;而在平天高速时,项目经理杨和平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各上一次施工现场,对每份文件的格式措辞都力求严谨,如今已经是临大11标项目经理的张强,同样保持一天上两趟工地的习惯,也会有意锻炼项目员工的严谨态度。

6.jpg

(建设中的临大高速11标)

星辰,在宇宙中兀自发光。在太阳下或许难以发觉,却会在夜空中夺目璀璨。未来,在湖南路桥这片星海中,张强和其他青年员工将传承前辈之光束,散发后辈之光芒,互相映衬、相映成辉,续写“路桥湘军”的耀眼荣光。(党群工作部 苏美滋)

上一篇: 路桥新青年|陈海威:热爱是走向优秀的“通行证”
下一篇:路桥新青年|吴沧桑:接受平凡,但不甘于平凡 返回列表
Baidu
sogou